2月9日至13日,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——寻乌县香火龙舞龙会在水源乡龙塘村震撼上演。这场跨越千年的民俗文化盛宴以“巳巳如意祈丰年”为主题,将通过五天的沉浸式展演,吸引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赏,共同感受这一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。
千年技艺唤醒文化基因。夜幕初降,随着激昂的鼓点响起,舞龙者们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,手持龙杆,香火龙的36节龙身由精细编织的竹篾构成,表面覆盖着色彩斑斓的黄布或彩纸,龙头威严而庄重,龙眼炯炯有神,龙尾则灵动飘逸,龙身通体插满近万支香火。舞龙展演程序清晰、香火明丽、气氛热烈、场景壮观、群众参与性强。舞动时星火流转宛如银河落地,宛如腾云驾雾般壮观,仿佛随时准备腾空而起。
舞龙队以“盘、游、翻、跃”等十八式演绎,舞龙者们动作协调一致,游走、穿越、弓步、换手、高擎、倒提、翻腾、缠绕等动作流畅而有力,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深厚的寓意。在龙头的引领下,舞龙者边跑边舞,动作忽高忽低、时缓时急,观众被舞龙者们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内涵所折服,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刻。
现场群众反响热烈,许多游客也纷纷表示,这一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让他们深感震撼。水源乡一名干部表示,这几天来,乡镇的人流量、住宿率等激增,周边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200%,客家米酒、客家美食、藤编工艺品等非遗衍生品销售额攀升。
“龙眼眨三下,福泽传万家!”何恩祥带着孙辈为龙头点睛,完成“开光”仪式。深圳游客陈先生通过直播连线感叹:“香火明灭间仿佛看见文化血脉的跳动,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式浪漫。”
通过舞龙这一形式,人们祈求新的一年里能够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、国泰民安。随着当晚最后一点香火缓缓熄灭,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告一段落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将香灰分装成“吉祥包”赠予游客,让千年的文化薪火继续传递。
来源:寻乌香火龙舞龙会启幕(图)-江西新闻网